指点网> 商产资讯> 资讯详情
央视揭露!直播间"玉"陷阱背后藏惊天骗局
发布时间:2025-08-18 15:54:21

近日,央视《财经调查》调查播出《直播间里的"玉"陷阱》专题报道,揭露了直播带货中存在的假冒和田玉产业链。记者历时三个月的暗访发现,多个直播团队通过话术套路、虚假鉴定等手段,将成本几十元的仿制品包装成上万元"新疆和田玉"销售,涉案金额超亿元。

 

一、直播间里的"捡漏"陷阱

记者卧底某直播基地发现,主播们使用统一培训的话术套路:

1. 编造矿区故事

"家人们看这块料子,是我二叔从新疆和田矿上偷带出来的""最后三件,亏本放漏"等说辞成为标配。实际上这些"原石"都是河南南阳人工合成的碳酸盐质玉。

2. 虚假价格对比

主播手持伪造的珠宝鉴定证书,声称商场同品质要卖8万元,直播间只要8888元。经检测,这些"玉石"市场价不超过300元。

3. 雇佣水军炒气氛

每个直播间安排20-30个"托儿",不断刷"已拍""求加货"等弹幕。有消费者反映:"刚犹豫就显示库存不足,一着急就付款了。"

 

二、造假产业链大起底

调查发现,这条灰色产业链已形成完整闭环:

1. 原料造假

河南镇平石佛寺市场的加工作坊,用化学染色+高压注胶工艺,将普通玉石仿制成"和田玉籽料",成本仅30-80元/块。

2. 证书造假

伪造新疆岩矿质检站等机构的鉴定证书,扫码显示的"官网"其实是山寨网站。某制假者坦言:"一套证书成本15元,要多少有多少。"

3. 直播培训

广州某传媒公司开设"珠宝直播话术培训班",学费2.98万元,承诺"三天包会,月入十万"。学员结业后多进入莆田系珠宝直播间。

 

三、消费者维权困境

受骗消费者面临维权难题:

1. 鉴定难

正规检测机构出具报告需破坏样品,且鉴定费要上千元。北京王女士说:"花600元鉴定发现是假货,但商家不认这份报告。"

2. 退货难

商家以"定制商品"为由拒绝退货,或要求扣除30%" 折损费"。有消费者尝试投诉,发现直播间已注销。

3. 追责难

直播团队使用他人身份证注册店铺,收款账户层层转包。河北张先生表示:"报警半年了,钱还没追回来。"

 

四、监管部门重拳出击

节目播出后,多地开展专项整治:

1. 查封造假窝点

新疆、河南两地市场监管部门联合行动,查处8家玉石加工黑作坊,查扣假原料2.3吨。

2. 下架违规直播间

抖音、快手等平台下架相关账号1200余个,其中30个百万粉丝大V账号被永久封禁。

3. 建立溯源系统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将推出和田玉"一物一码"溯源体系,预计10月上线。

 

五、专家支招避坑指南

国家珠宝质检中心专家建议:

1. 看证书

认准CMA、CAL、CNAS三标认证,扫码后核对官网域名是否与机构一致。

2. 留证据

保存直播录屏、购买记录、聊天截图,要求商家提供可退货承诺。

3. 莫贪便宜

真正和田玉籽料克价通常在千元以上,直播间"放漏价"多为骗局。

 


    指点网
    指点网
    指点网
    指点网
    指点网
    酒店交易网
免责声明:
本网站信息由网站用户提供,其内容和图片的真实性、合法性、版权由信息提供者负责,最终以政府部门登记备案的信息为准。本网站信息凡涉及面积单位均为建筑面积,本网站不声明或保证内容之正确性和可靠性,租赁或购买该物业时,请谨慎核查。
郑重提示:
请您在签订合同之前,切勿支付任何形式的费用,以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