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网> 商产资讯> 资讯详情
多地严打医疗科室违规承包乱象,三起典型案例敲响合规警钟
发布时间:2025-10-16 09:45:48

2025年9月以来,罗甸县、丹江口市及上海市卫生健康部门接连通报三起医疗机构违规外包科室案件,涉及口腔科、血液透析室及外科等核心诊疗领域。三地监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重拳出击,累计罚没金额超30万元,释放出对“科室承包”行为零容忍的强烈信号。

 

罗甸县:口腔科24天违规运营被罚2.7万

2025年4月,罗甸县卫生健康局在专项检查中发现,某医院将口腔科整体出租给非本院人员吴某浩。该科室在24天内独立接诊33名患者,诊疗收入7480元通过个人微信账户收取,设备采购、医师聘用均由吴某浩自主完成。

 

经查实,该行为违反《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三十九条第四款关于“禁止医疗机构对外出租、承包医疗科室”的规定。罗甸县卫健局依据第一百条第二项,对该医院作出没收违法所得7480元、罚款2万元的行政处罚。

 

丹江口市:血液透析室“目标管理”实为承包

2025年8月26日,丹江口市卫健局通报一起更隐蔽的违规案例。当地某医院以“科室目标管理协议”形式,将血液透析室交由外部机构运营。协议约定承包方每年支付固定费用,独占运营收入并自行发放医务人员工资,医院仅收取床位费。

 

这场持续半年以上的“合作”最终被认定为严重违法。监管部门指出,该模式实质是出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依法对医院处以没收违法所得1万元、罚款8万元的处罚。

 

上海市:外科科室超期外包遭重罚

早在2023年7月,上海市某区卫健委已处理一起类似案件。某门诊部将外科交由医疗器械公司经营管理,原定合作期至2021年12月,却实际运营至2022年2月。经立案调查,卫生行政部门依据《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相关规定,对该门诊部处以20.113782万元罚款。

 电话.jpg

法律红线:科室承包与共建的“楚河汉界”

三起案件暴露出医疗行业对“科室承包”与“科室共建”边界的认知模糊。根据《卫生部关于非法采供血液等专项整治法律适用问题的批复》,“科室承包”指医疗机构将科室或房屋承包给非本机构人员,并以医院名义开展诊疗活动。

 

典型承包模式包括:

科室整体交由外部机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允许外部机构在医院内或院外以医院名义设科营业,实质是出租执业许可证。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政策鼓励的“科室共建”。律师指出,合法共建需满足两大核心条件:

 

管理统一:共建科室全程纳入医院管理体系,合作方仅收取固定管理费;

优势互补:如医生集团提供技术培训、管理公司优化运营流程,但不参与利润分配。

四大实操标准辨真伪

监管实践中,判定合作模式合法性需重点审查:

合同性质:签署《承包合同》或《租赁合同》易被认定为违规,而《合作合同》需结合实质审查;

人员资质:医护人员执业地点、人事关系须归属合作医院,否则涉嫌非法行医;

财务管控:科室收支必须纳入医院统一财务体系,严禁设立独立账户或标注“房租”;

收费合规:禁止通过第三方公司私下收费,诊疗费须通过医院正规渠道结算。

 

医疗改革需筑牢安全底线

“公立医院作为非营利性机构,收支结余只能用于自身发展,严禁利润分配。”法律专家强调,部分机构通过“院中院”模式隐蔽承包,或利用协议条款规避监管,均难逃法律制裁。

 

当前,随着医保监管持续升级,医疗机构面临飞行检查常态化挑战。业内人士呼吁,社会力量参与医改应严格遵循“共建不承包”原则,通过技术帮扶、管理优化等合法路径实现资源互补,真正为医疗改革注入活力。

 

结语:从罗甸到丹江口,再到上海,三地处罚案例为医疗行业划出清晰红线——唯有坚守合规经营,方能在深化医改的浪潮中行稳致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公众号.jpg

    指点网
    指点网
    指点网
    指点网
    指点网
    酒店交易网
免责声明:
本网站信息由网站用户提供,其内容和图片的真实性、合法性、版权由信息提供者负责,最终以政府部门登记备案的信息为准。本网站信息凡涉及面积单位均为建筑面积,本网站不声明或保证内容之正确性和可靠性,租赁或购买该物业时,请谨慎核查。
郑重提示:
请您在签订合同之前,切勿支付任何形式的费用,以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