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不回,电话不接,预约好的选片时间无人联系——2025年7月,曾经风光无限的铂爵旅拍突然陷入集体"失联"状态。数百位消费者付了钱却拿不到照片,员工被拖欠数月工资,监管部门现场查看后确认公司业务全面停止,这个曾请明星代言、上综艺节目的旅拍巨头轰然倒塌。
一、钱付了,人跑了
张女士2024年5月在直播间下单了铂爵旅拍套餐,9月又在丽江店追加7980元的服装套餐。快一年过去,她至今没收到衣服。尝试联系时,礼服销售总监已离职,新负责人不加她微信,总部和丽江店的电话永远无人接听。线上找天猫旗舰店客服,对方只冷淡回应:"只能登记,无法退款。"
这样的消费者不止一个。有人在李佳琦直播间购买套餐,定制的婚纱礼服杳无音讯;有人在婚博会支付3350元定金,临近婚期却预约不上拍摄;更有人刚在2025年"618"支付2000元定金,没享受任何服务就发现公司跑路了。贵州王女士的遭遇更让人气愤——她通过社交平台联系上客服,明明显示预约成功,再次询问具体时间时竟被直接拉黑。
消费者自发组建的维权群人数迅速突破200人,数字还在增长。群内开始统计损失金额,准备集体报警。有人翻出淘宝店铺评分:总分4.1分,落后99%同行;服务保障3.5分,同样垫底行业。
二、工资停了,人散了
消费者不是唯一的受害者。一位铂爵旅拍员工透露:"公司拖欠我四个月工资了,每次问领导都说'正在安排',这话说了四个月!"他并非个例——400-500名婚纱旅拍部门的员工被欠薪,总额高达1500万元。其他部门工资正常发放,唯独核心的旅拍业务线被抛弃。
7月中旬,一份《关于婚纱旅拍业务放假的告知书》在内部流传。文件称因"订单锐减、成本居高不下、资金周转极度困难",决定从7月11日至10月31日安排旅拍业务线"放淡季假",承诺12月31日前支付欠薪。但员工们没人相信这份承诺。
公司解散的方式更显仓皇。7月15日,员工们突然接到语音通知:婚纱旅拍业务部门全部遣散。没有书面公告,没有正式说明,只有冷冰冰的语音消息。一位销售部工作人员痛诉:"公司把旅拍部门的资产全转移到跟拍和写真部门去了,我们像被扔掉的包袱。"
三、门店关了,烂摊子留下了
曾经覆盖全国的铂爵旅拍门店如今七零八落。新疆店和康定店勉强维持,但已承包给店长个人自负盈亏。其他地区门店计划硬撑到8月底,等现有订单完成后关门。对于客户,公司给出区别对待:交了定金没拍照的还能去拍;但拍完照没拿到产品的,只能自认倒霉。
"供应商因未收到货款停止发货,拍好的相册相框根本做不出来。"一位前员工解释后期产品无法交付的原因。公司法定代表人许春盛早在2025年3月就被厦门法院冻结1600万元股权。天眼查显示,公司控制的40家企业中已有16家注销,6月底起更是密集收到法院裁判文书。
记者多次拨打官网电话,不是"已停机"就是"热线正忙"。旗舰店客服终于承认:"暂不接受新单,专注服务已拍客户取件。"但当消费者真去取件时,门店早已大门紧锁。
四、监管部门确认停业
厦门市翔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面对潮水般的投诉,给出明确结论:"现场查看发现所有业务已停止。"他们呼吁消费者保存合同、订单截图等证据,通过12315平台登记投诉。
铂爵旅拍创立于2014年,2010年率先开启旅拍O2O模式,曾号称"中国旅拍创始人"。2019年品牌风光无限,不仅请来向佐和郭碧婷代言,还参与《青春有你》《快乐大本营》等热门综艺。官网至今挂着"覆盖全球112国"的豪言,现实却是连国内消费者的基本服务都无法保障。
五、明星光环下的崩塌
向佐和郭碧婷的代言广告曾铺满电梯和视频网站,如今看来满是讽刺。公司内部员工反思:"前两年业绩不好但还能运营,今年彻底崩了。"疫情后旅拍市场复苏,铂爵旅拍却逆势崩塌,暴露更深层问题。
在网传的告知书中,公司将困境归咎于"大环境"。但消费者维权群里的讨论一针见血:转移资产、区别对待客户、拖欠员工薪资——这些显然不是大环境问题,而是企业经营失责。当公司抛弃最核心的旅拍业务时,结局早已注定。
截至7月20日,被欠薪的员工没等来补发工资,消费者没等到产品交付,只有许春盛被冻结的1600万股权无声诉说着这场崩塌的事先预兆。铂爵旅拍用二十六年建立的品牌信誉,在短短一个月内彻底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