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毛利肥肉,谁不眼红
打开携程2025年一季度财报,一个数字格外扎眼:毛利率80.4%。这数字啥概念?比卖奢侈品的LVMH(67%)、爱马仕(73%)还狠。拆开看更吓人——住宿业务收入55亿,同比涨23%;交通票务54亿,涨8%。光这两块就占了总收入的79%,活脱脱的现金奶牛。
行业里把这叫“7+2+1”格局——携程系(携程+去哪儿+同程)吃下七成市场,携程自己就独占56%;美团占两成;剩下抖音、飞猪等抢个零头。这么肥的肉,新玩家能不眼红?京东、抖音、拼多多都拎着刀叉冲进来了。
二、新玩家杀到,打法各不同
2025年暑期档,火药味浓得呛人。抖音甩出“亿级补贴”,酒店直接六折起。华住、凯悦、亚朵等连锁集团全被拉进直播间,明星探店、员工自播、会员券包玩得飞起。更狠的是京东,直接喊出“三年0佣金”,摆明要掀桌。阿里则把飞猪和饿了么打包塞进电商事业群,想靠生态打仗。
1. 抖音:流量玩家搞“种草即收割”
抖音手握核武器——用户日均停留58分钟。它把酒旅消费压缩成“刷视频→心动→下单”极速闭环。官方数据露了底:2023年酒旅GMV暴涨300倍,2024年瞄准900亿目标。可短板也明显:订了不用的人太多(核销率低),服务履约还得抱大腿。
2. 京东:供应链老炮玩赋能
京东不拼内容拼赋能。放话要复制工业供应链经验——帮酒店直采省成本,用动态库存系统智能定价。可惜酒店业老江湖看得透:“0佣金听着香,但价格体系乱了更致命”。目前覆盖酒店仅数十万家,中低端占大头。
3. 老巨头反击:携程出海,同程下沉
携程一边守江山,一边猛攻海外。一季度出境游恢复到疫情前120%,入境订单暴涨100%。泰国免签订单翻倍,欧洲长线游增速超50%。技术上也砸重金,AI客服省了20%人力,内容生产效率提升34倍。同程则死磕下沉市场,87%用户来自非一线城市,一季度净利猛增41.3%。
三、酒店老板们,甜蜜的烦恼
平台打架,酒店喜忧参半。君亭、华住超50%订单靠OTA,渠道已成“命脉”。但抖音京东的补贴像糖衣炮弹——吃下去怕噎着,不吃怕饿着。
高端酒店最纠结。拼多多把普吉岛套餐砍到5999元,比飞猪便宜2000块,评论区刷屏“省下88VIP年费”。可华住高管私下吐槽:“今天六折,明天恢复原价?用户立马跑回携程!” 价格体系崩了,品牌也毁了。
四、终局猜想:肥肉会不会变骨头?
眼下混战难分胜负,但趋势已显:
1. 价格战还得打,但有底线
抖音6折房、京东0佣金不可能永远烧钱。上游酒店死死控着底价,平台补贴不能击穿底线。交银国际点破真相:单纯低价在成熟OTA市场难破局。
2. 市场割据,各吃各的
携程吃定高星酒店+商旅客;美团抢本地中低端;同程啃下沉市场;抖音抓年轻人冲动消费。就像飞猪强推“万元北海道套餐”时,美团在县城狂卖“199元周末盲盒”,八百万份秒光。
3. 决胜靠服务,不是补贴
携程钻石会员在机场贵宾厅喝现磨咖啡;美团“神枪手会员”订酒店送演唱会选座权。当补贴潮水退去,这些细节才是黏住用户的真本事。
回头看80%毛利率——它像战场的号角,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可行业终将回归本质:谁能把“睡一晚”“飞一趟”的生意,做出不可替代的价值,谁才是最后举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