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元一晚的酒店涨到800元,6元的鸡排排队长达3小时,江西景德镇“鸡排哥”带来的流量正席卷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
“鸡排哥”的摊位前,每天下午四点出摊,但从中12点就开始有人排队。队伍长达百米,有人顶着38℃高温或大雨撑伞等候,甚至有游客排了3小时10分钟只为一份鸡排。
这位48岁的炸鸡排摊主李俊永,在景德镇卖了9年鸡排,最近因幽默的“脱口秀式”销售风格和亲民价格突然爆红。
流量狂潮:6元鸡排引爆消费热情
“鸡排哥”李俊永的走红堪称一个网络奇迹。
他9年不换摊、不涨价,学生5元、普通人6元,装鸡排的袋子永远敞开,因为“我要的是速度,美味无需等待”。
他的金句频出:“塑料袋6元,鸡排免费”,“如果你的袋子被风吹走,我是不会承认收了你的钱的”,“你可以拒绝我,但请你不要拒绝美味”。
顾客们调侃,这哪是买鸡排,是来听段子,顺便填肚子。一位网友精辟总结:“6元的鸡排,60元的情绪价值,600元的服务”。
鸡排哥的短视频账号在4天内涨粉30万,截至9月30日上午,粉丝数已增长至43.7万。
单条视频最高点赞数达到80万。流量像洪水般涌向这个曾经安静的小摊。
价格飙升:酒店价格暴涨三倍
“鸡排哥”带来的不只是人流,还有周边行业的“价格火箭”。
距离“鸡排哥”摊位2公里范围内的多家酒店和民宿价格大幅上涨,原价约200元的房间在国庆前四天涨至800元左右。
涨幅高达2-3倍,并且假期前几天大部分房间已被预订一空。
有酒店工作人员解释:“现在每天接到上百个问房电话,就算不涨价也会被抢光,涨价只是顺应行情。”
然而,这种说辞难以服众——平日空置率不低的民宿,仅凭“鸡排哥”的热度就翻番涨价,显然超出了“成本波动”的合理范畴。
各方回应:游客吐槽、商家辩解与城市行动
面对暴涨的酒店价格,游客们的抱怨声不绝于耳。
“花800块住经济型酒店,还不如多住一晚在家点外卖”,一位浙江游客的抱怨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
更有人算过账:排队3小时买鸡排,住宿成本涨3倍,性价比远不如网购速冻鸡排自己炸。
最尴尬的莫过于本地人。有景德镇市民吐槽:“朋友来玩想找个近点的住宿,问了三家都涨了价,最后只能住到10公里外。”
与此同时,当地相关部门正积极接住这波“泼天富贵”。
昌江区城管部门为“鸡排哥”成立了2至4人的工作专班,维持现场秩序,“十一”期间还可能增派人手。
景德镇文旅局也明确表示,昌江区文旅局正围绕鸡排哥制定系列计划。
长远考量:流量狂欢后的冷思考
在这场流量盛宴中,“鸡排哥”本人保持了难能可贵的清醒。
面对塞来的新手机、上门的广告合作,他一概拒绝,还免费教亲戚做鸡排,让9家家族摊位共享流量。
他的鸡排家族已扩张到9个摊位,姐夫原本干装修日赚400元,转行摆摊后如今日营业额超千元。
但周边酒店的短期涨价行为,却在消解这份好感。
复旦大学沈涵教授指出,社交媒体放大了网红打卡地的负面影响,产业结构改变、物价上涨往往随之而来。
要避免“鸡排哥”带火的流量变成“昙花一现”,这座城市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淄博的经验值得借鉴——当年烧烤爆火时,当地出台限价政策,酒店涨价不得超过50%,既保障了商家利益,也留住了游客口碑。
走进景德镇,你会发现“鸡排哥”的新摊位前依然人声鼎沸。当地城管已将他规范至附近的便民摊位区,这里靠近陶瓷博物馆,不会影响交通,还能带动附近摊贩共享客流。
而摊位上那句“操作不谈出神入化,但行云流水是一定的”依旧响亮。
也许正如网友所说:“我们愿意为6元鸡排排队,是为了那份烟火气;但拒绝为800元酒店买单,是不想被流量收割。”
长按图片关注公众号
每天酒店新闻和物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