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网> 商产资讯> 资讯详情
国家医保局发布|医药代表篡改基因检测报告骗保获刑,医保基金安全警钟再鸣
发布时间:2025-11-19 10:14:37

篡改基因报告骗保 2.7 万!医药代表为业绩触碰医保红线获刑。“阴性” 改 “阳性”,只需 WPS 软件简单操作,就能让不符合用药条件的患者享受医保报销,自己还能拿销售提成。医药代表陆某的 “小聪明”,最终让他身陷囹圄。中国裁判文书网近期公开的这起刑事判决,揭露了靶向药医保报销领域的隐蔽违规操作,也彰显了国家对医保基金诈骗行为 “零容忍” 的坚定立场。


作为治疗肺癌的精准靶向药物,甲磺酸奥希替尼片(下称 “奥希替尼”)被纳入医保目录后,为无数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但这款药物的医保支付有着严格限定:仅适用于经基因检测确认存在 EGFRT790M 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这一规定既是保障治疗效果的关键 —— 靶向药需 “精准匹配” 基因突变位点才能发挥疗效,也是防止医保基金浪费的重要防线。

然而,销售业绩的压力让医药代表陆某突破了职业底线。2020 年 10 月至 2021 年 4 月,陆某在推广奥希替尼过程中发现,患者徐某、赵某、宋某的基因检测报告均显示 EGFRT790M 突变为阴性,完全不符合医保报销条件。按照当时每盒 5580 元的价格,患者需全额自费购买,这让不少患者选择放弃,也直接影响了陆某的销售业绩。

 

为促成交易,陆某想出了篡改报告的歪招。他利用日常办公的 WPS 软件,直接修改了三名患者检测报告的核心数据,将 “EGFRT790M 突变:阴性” 逐一改为 “阳性”,随后将伪造的报告分别提供给患者及接诊医生。在虚假报告的 “背书” 下,医保报销流程顺利通过:某医院医师陆某为徐某开具 1 盒奥希替尼并完成医保结算,医师尹某为赵某开具 2 盒,医师胡某在 4 个月内连续为宋某开具 5 盒,累计 8 盒药品通过医保报销,造成国家医保基金损失 27540 元。

 

“以为只是改个检测结果,不会被监管发现。” 案发后,陆某坦言自己心存侥幸。但他忽略了医保基金监管体系的严密性,更低估了违规行为的严重后果。法院审理查明,陆某明知三名患者不符合用药条件,仍通过篡改报告虚构事实,骗取国家医保资金,其行为已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诈骗罪。

 

尽管陆某具有自首、自愿认罪认罚、积极退赔全部涉案款项等从轻处罚情节,但法院审理认为,其作为医药代表,为追求个人业绩和提成,罔顾医保基金安全和患者用药安全,社会危害性较大,不宜适用缓刑。最终,法院判决陆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七千元,退赔的违法所得已返还医保基金。

 

这起案件看似涉案金额不大,却暴露出靶向药医保报销领域的多重风险。肿瘤靶向药价格昂贵,单盒售价往往高达数千元,医保报销比例可达 40%-70%,巨大的利益空间让部分不法分子铤而走险。更值得警惕的是,靶向药用药需依赖专业基因检测报告,普通监管人员难以快速识别报告真伪,给违规操作留下了可乘之机。

 

专家指出,这种篡改报告的违规行为存在三重致命危害。对患者而言,使用不匹配的靶向药不仅无法达到治疗效果,还可能因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加重病情,同时需承担药物副作用风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赵宁介绍,奥希替尼这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特定基因突变患者疗效显著,但对阴性患者不仅无效,还可能引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等严重不良反应。

 

对医保基金来说,此类行为直接侵蚀了全民共享的 “救命钱”。国家医保局数据显示,2024 年全国查处医保欺诈骗保案件近 10 万起,追回医保基金超 400 亿元,靶向药领域是重点整治方向。陆某骗取的 2.7 万余元虽数额不大,但如果类似行为蔓延,将严重影响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最终损害全体参保人的利益。

 

对医疗行业而言,这种行为破坏了正常的诊疗秩序和市场公平。医药代表本应是传递药品信息、协助临床合理用药的桥梁,陆某却将销售业绩置于患者健康和基金安全之上,其行为违背了职业操守,也加剧了行业信任危机。

 

事实上,陆某案并非个例。近年来,医保部门联合司法机关查处了多起类似骗保案件。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法院曾审结一起案件,某医药公司销售经理罗某指示员工篡改肺癌患者基因检测报告,骗取医保基金 39 万余元,五名被告人均被判处有期徒刑。国家医保局近期发布的典型案例中,从参保人超量购药倒卖,到医护人员勾结 “药贩子” 骗保,各类违规行为均受到严厉惩处。


为防范靶向药报销领域的违规风险,监管部门不断加码管控。多地医保局明确要求,涉及靶向药物选择的基因检测项目,需由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开展,并参加国家病理质控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活动,确保检测结果真实可靠。同时,医保部门运用大数据分析、药品追溯码等技术手段,对短期内同一医师开具大量靶向药、同一患者频繁报销高价药等异常情况进行预警,织密基金监管 “防护网”。

 

针对医药代表群体,行业监管也持续收紧。医药代表备案制全面推行,明确禁止医药代表从事销售药品、篡改医疗文书等违规活动。医药企业被要求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员工合规培训,建立内部监督机制,从源头遏制为业绩而纵容违规的行为。

 

医保基金是守护群众健康的 “生命线”,其安全运行关乎每一位参保人的切身利益。陆某的案例再次警示:医保红线不可触碰,任何试图通过虚构事实、篡改材料等方式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无论是医药代表、医护人员还是参保人,都应坚守合规底线,共同守护医保基金安全。只有各方协同发力,才能让靶向药等高价救命药真正惠及刚需患者,让医保基金发挥最大效用,守护好全民的健康 “钱袋子”。

    指点网
    指点网
    指点网
    指点网
    指点网
    酒店交易网
免责声明:
本网站信息由网站用户提供,其内容和图片的真实性、合法性、版权由信息提供者负责,最终以政府部门登记备案的信息为准。本网站信息凡涉及面积单位均为建筑面积,本网站不声明或保证内容之正确性和可靠性,租赁或购买该物业时,请谨慎核查。
郑重提示:
请您在签订合同之前,切勿支付任何形式的费用,以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