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壹点 记者 程凌润
济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8月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济南市将鼓励充分利用存量土地资源、厂房资源以及现有货物站场,积极建设分拨、仓储、配送中心,以推进城乡寄递物流体系建设。
据悉,到2023年上半年,济南市将在各有关政府部门和邮政、快递企业的共同推动下,逐步完善城乡寄递网络,稳步提升建制村快递服务质效。莱芜区将结合本地实际,创新探索农村“客货邮”融合模式,打造“快莱小铺”进村品牌,搭建起畅通、便捷、高效的城乡双向流通渠道,成为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典型示范。此外,南部山区、济阳区、商河县也采取交快合作、交邮合作、快商合作模式,在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有效的探索成果。
通过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济南市将打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通道,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为进一步完善城乡寄递网络体系,济南市制定了《济南市创建“中国快递示范城市”促进快递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该方案提出,将实施网络畅通工程,完善城乡快递基础设施,统筹快递服务网络布局,支持快递配送体系建设。同时,鼓励利用存量土地资源、厂房资源以及现有货物站场,建设分拨、仓储、配送中心。
在主城区方面,济南市将按照一区多园的要求,规划建设一批便民快递服务集聚区,建设一批网格仓,以满足快递长期经营需求。此外,根据15分钟生活圈专项规划要求,在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住宅小区划定专门区域建设快递服务中心或设置智能快件箱,以畅通快递投递的“最后一公里”。
在涉农区县方面,济南市将推广“客货邮融合”、“快快合作”、“交快合作”等模式,加快构建区县、镇、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同时,按照“一区(县)一园”的要求,规划建设面积不少于1万平方米的快递园区,提升快递智能化装备水平。此外,济南市将利用镇交管所、客运站及其他闲置公共场所,改造建设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的镇级共配服务中心,提升服务水平。同时,按照“有标识、有人员、有规范”的标准,建设面积不小于15平方米的村级快递服务站,赋能村级站点,提高村站点盈利能力,确保快递进村“进得去、稳得住、经营好”。
通过上述举措,济南市将进一步完善城乡寄递网络体系,为促进快递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做出积极贡献。